1.设备智能化监管:运用在线监测系统(pH、溶解氧、浊度等)实时掌控运行状态,结合自动化控制(如曝气)优化能耗与处理效果。
2.水质全程监控:严格进行进出水及过程水质化验分析,数据联管,确保全程达标、风险早预警。
3.污泥规范处置:对生物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进行浓缩、脱水(至含水率80%以下),终实现无害化处置(焚烧、土地利用等)。
4.应急体系完善:制定应对水质突变、设备故障、天气等预案,保障处理厂持续稳定运行。
北京特色与未来方向:面对土地资源紧张,北京积极推广地下/半地下式污水厂(如槐房再生水厂),节约地表空间、减少环境影响。同时,再生水利用是重中之重,处理后的再生水广泛用于市政杂用、工业及生态补水,年利用量超12亿立方米,大幅缓解水资源压力。